古代书屋名字
古代书房的名字例如:1、斋《说文》:“斋,戒洁也。从示,斎齐省声。”最出名的就是蒲松龄的书斋“聊斋”了。&nbs...

古代书房的名字
例如:
1、斋
《说文》:“斋,戒洁也。从示,斎齐省声。”最出名的就是蒲松龄的书斋“聊斋”了。 此外还有如清代诗人舒位的瓶水斋、明代文学家张溥的七录斋。
2、堂
由于书房大多敞亮,故多用“堂”以命名。如杜甫的“浣花草堂”、汤显祖的“玉茗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
3、室
古人房屋内部,后部中央叫“室”,用“室”命名书房的很多。如刘禹锡的“陋室”、梁启超的“饮冰室”。
4、山房
《宋史·李常传》:“少读书 庐山 白石僧舍 。既擢第,留所抄书九千卷,名舍曰李氏山房 。”又如如宋濂的“青萝山房”、胡应麟的“二酉山房”
5、轩
用作书斋、茶馆的字号。例如辛弃疾的“稼轩”,还有曾巩的“南轩”、黄庭坚的“滴翠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斋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轩
古代书房雅称
有斋、屋、居、室、堂、馆、轩、园、亭、庐等雅号。
著名的书房如刘禹锡的“陋室”、蒲松龄的“聊斋”、 黄宗羲的惜字庵、闻一多的二月庐、丰子恺的缘缘堂等等。
这些称呼中,斋又是最常见的一种,斋的本义是斋戒,古代礼制中的祭祀和佛教都有斋戒仪式,而从事文化活动,其本质与“斋”所蕴含的宁心静神、修身养性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将书房冠名为“斋”,寄托的正是一种超凡脱世、物我两忘般的境界理想。
书斋之名从发端到流行,有一个发展过程。正式命名书斋,似起源于北宋。史传司马光有斋名“读书堂”,虽质朴但过于平白。以后有洪迈的“容斋”、陆游的“老学庵”问世。在元代,为书斋命名的做法已经影响到西域一带的少数民族人士。
这在陈垣先生《元西域人华化考》中有大量记载。至明朝,斋名盛行,文人学士差不多都有自己的雅名书斋。如归有光的“项脊轩”,袁宗道的“白苏斋”,唐伯虎的“梦墨堂”,张溥的“七录斋”。
扩展资料
自古至今,我国好多名人往往别出心裁地给自己的书斋或居室题写雅致的名称,或示志向,或示节操,或示情趣,或示爱好,以自策自励。现汇集一些斋名如下:
1、竹里馆 —— 唐代诗人王维的居室名。
2、梦溪园 ——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沈括的书斋名。
3、书巢 ——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斋名。
4、本穴世界 —— 宋末诗人郑思肖的书斋名。
5、梅花屋 —— 元代画家、诗人王冕的画室名。
6、项脊轩 —— 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书斋名。
7、七录斋 —— 明代文学家张溥的书斋名。
8、青藤书屋 —— 明代大画家徐文长的书斋名。
9、惜字庵 —— 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黄宗羲的斋名。
10、惜抱轩 —— 清代桐城派古文学家姚鼐的书斋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斋名
不同时期的书店有不同的叫法,古代的书店叫什么?
古代的书店叫书肆。
书肆也称“书坊”、“书林”、“书堂”、“书铺”、“书棚”、“书籍铺”、“经籍铺”等。汉族出售书籍的店铺或市场,亦指售书行业集中的街市、店铺。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起源较早,汉代已有。
书肆所奉之神有文昌帝君和火神。琉璃厂曾建有两座以文昌帝君(也叫梓潼帝君)的名字命名的会馆,一为江西书商所建文昌会馆,一为河北书商所建北直文昌会馆,馆中皆有文昌殿,为奉祀文昌帝君之所。
扩展资料书肆一词,最早始于汉代。此外各朝代还有书林、书铺等名称,它即刻书又卖书,这些名号,除统称书肆外,宋代以后统称为书坊。书店一名,最早见于清明乾隆年间。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店也叫书局。
旧时代的北京有过很多书肆,如邃雅斋书肆、松筠阁书肆、文明斋书肆、公文斋书肆、荣华堂书肆、善成堂书肆、镜古堂书肆、通学斋书肆、文奎堂书肆、文友堂书肆、修绠堂书肆等,还有富晋书社、孔群书社等,书局原来有开明书局,中华书局。
我国旧时的书商,有的本身是藏书家、出版家,同时兼事编撰刻印;有的仅接受委托,刻印和售卖书籍。北京书肆素负盛名,以隆福寺街、琉璃厂街、东风市场等规模为大,为书生文士乐至之所,明代燕中书肆。
据《少室山房笔丛》云:“多在大明门右及礼部门外拱宸门西。每令试举子,则书肆列于场前。岁朝后三日,则移于灯市,朔望并下浣五日,则徙于城隍庙中,”琉璃厂元代为琉璃窑,清乾隆后渐成书肆,以书铺为最多,古玩、字画、文具、笺纸等次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肆
古代文人的书斋名字都这么好听,都是怎么取得名字?
古时候,文人墨客为了寄托怀抱,常常给自己的居室或书房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这个名字就叫室名。室名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且历史悠久、品位高雅、博大精深,可称是古代文人的一种雅嗜。
宋·刘松年《秋窗读易图》
据《晋书》记载:“初,桓玄于南州起斋,悉画盘龙于其上,号为盘龙斋。”这是古代可考的较早室名之一。
唐代,室名可考者,如颜真卿“三癸亭”、司空图“休休亭”、刘禹锡“陋室”、白居易“池北书库”等。
宋代时期,室名渐多,那时,许多藏书家都有自己的室名,如尤袤“遂初堂”、陈振孙“直斋”、陆游“书巢”等。
室名至明清而大盛,一般粗通文墨的人都有自己的室名,甚至一些商人(包括书商)为了附庸风雅,也常常给自己的店堂取个雅号。
明·谢环 《香山九老图》
古人室名的命名方式,有以下几种:
01.以所居之室命名
其中又可分为以居室环境、形状、建筑时间、建筑地点、建筑材料等多种情况。以居室环境命名者如明朝著名出版家、藏书家安国,其于居室后冈植丛桂二里余,因名其室曰“桂坡馆”;明代末年书画家、出版家胡正言因于斋前植竹十余竿,因名其室曰“十竹斋”。其他如一石庵、一草亭、一角山楼、九梅堂等都反映了居室的环境特点。
以建筑时间命名者如唐代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时,在浙江乌程西南杼山造亭,其建筑时间是癸丑年(大历八年)癸卯月(十月)癸亥日(二十一日),因命之曰“三癸亭”。
以建筑地点命名者如宋代王安石旧居在金陵报宁寺,自城中上钟山,到这里正好走了一半,因命之曰“半山亭”。
清·丁观鹏 《弘历鉴古图》
02.以所寓之志命名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人卫泾因取此句之意,名其室曰“后乐堂”,寄托忧国忧民之心。明人戴金以力行、责己、克终为三件难事,因名其室曰“三难轩”,寄托征服三难之心。明人吴钟峦对子孙提出十大愿望,因名其室曰“十愿斋”,寄托遗愿。
03.以所藏之书命名
其中又可分为藏书目的、藏书方法、藏书内容等。以藏书目的命名者如清章钰“四当斋”表示嗜书如命,为读而藏。“四当”兼取宋尤袤和明胡应麟之语。
尤袤说:“吾所抄书,今若干卷,将汇而目之,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尤袤》)胡应麟说:“所嗜独书,饥以当食,渴以当饮,诵之可以当韶頀,览之可以当夷施。”(《藏书纪事诗·胡应麟》)
以藏书方法命名者如明祁彪佳“八求搂”、清潘祖荫“八求精舍”等,“八求”即宋代藏书家郑樵所总结的求书八法:“一即类以求,二旁类以求,三因地以求,四因家以求,五曰求之公,六曰求之私,七因人以求,八因代以求。”
以藏书内容命名者最多。金元好问多藏野史,“往来四方,采摭遗逸,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亲为纪录,至百余万言,捆束委积,塞屋数楹,名之曰野史亭”。清代黄丕烈藏宋本百余种,名其室曰“百宋一廛”。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
04.以所敬之人命名
宋代文学家虞俦钦佩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因名其室曰“尊白堂”;明代文学家袁宗道极为推崇唐代白居易和宋代苏轼,因名其室曰“白苏斋”;明代诗人黄淳耀羡慕晋代陶渊明,因名室曰“陶庵”;
宋代著名学者杨时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一日见(程)颐,颐偶瞑坐,(杨)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宋史·杨时传》)。“程门立雪”的故事即源于此。清人程大年一意尊师,遂名其室“立雪斋”。
古人发生在室名的逸闻趣事、情感传奇以及主人特立独行的志行、跌宕坎坷的经历,无疑将成为吸引后人眼球的佳话。品鉴精英贤人的室名,眼前不由浮现他们拥坐书城、黄卷青灯、挥毫疾书的身影。
古代书房名字
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刘禹锡--陋室诸葛亮--茅庐杨雄--玄亭陆游--老学庵蒲松龄--聊斋刘颚--抱残守缺斋张溥--七焚斋梁启超--饮冰室鲁迅--绿林书屋柳亚子--羿楼姚雪垠--无止境斋闻一多--何妨一下楼梁实秋--雅斋杨树达--积微居朱自清--犹贤博弈斋孙犁--耕堂丰子恺--缘缘堂梅兰芳--梅花诗屋冯友兰--三松堂王力--龙虫并雕斋阮章竟--苦噪楼陈恒--励耘堂
版权声明: 本文收录于网络,如有侵权请E-mail联系 https://www.yhczsh.cn/ 站长!
标签: 取名方法